索托拉西布的药代动力学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8-26 13:58:58     文章来源:药队长     推荐人数: 179

索托拉西布(Sotorasib)是一种靶向KRAS G12C突变的小分子抑制剂,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临床用药方案的设计和调整。掌握该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对优化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索托拉西布的药代动力学是什么

吸收特性

索托拉西布在180-960毫克每日一次的剂量范围内表现出非线性和时间依赖性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口服后中位达峰时间为1小时,22天内可达到稳态血浆浓度。薄膜包衣片剂在空腹条件下与分散在水中的片剂具有相当的全身暴露量。与高脂、高热量膳食同服对药物吸收无显著影响。

特殊人群吸收差异

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单次服用960毫克索托拉西布的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降低25%,而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反而增加4%。轻至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但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的数据尚未研究。

分布特点

索托拉西布在体内的分布特性尚未完全明确,特别是关于其代谢物是否进入人乳的数据尚缺。该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表明大部分药物在血液中与蛋白质结合,可能影响其组织分布和药效发挥。

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和体重对索托拉西布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26-86岁年龄范围患者和36.8-157.9千克体重范围患者的药物代谢参数保持稳定,这为不同人群的标准化给药提供了依据。

代谢与消除途径

代谢机制

索托拉西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代谢:非酶促结合和CYP3A介导的氧化代谢。这种双重代谢途径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风险,特别是与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时需谨慎。

酶系参与情况

CYP3A酶系在索托拉西布代谢中起主导作用,这提示临床用药时需关注可能影响该酶活性的合并用药。同时存在的非酶促代谢途径为药物清除提供了替代通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蓄积风险。

排泄特征

索托拉西布主要通过粪便排出(74%,其中53%为原形药物),少量经尿液排泄(6%,仅1%为原形药物)。这种排泄模式表明胆汁排泄是主要清除途径,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无需调整剂量。

半衰期特点

索托拉西布的消除半衰期约为5小时,相对较短的半衰期支持每日一次的给药方案。这种特性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同时降低药物蓄积风险。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肝功能异常患者

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需密切监测药物反应,考虑潜在的暴露量降低可能影响疗效。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则需警惕暴露量增加带来的毒性风险,必要时进行剂量调整。

药物相互作用管理

鉴于CYP3A在索托拉西布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合并使用强效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可能显著改变药物暴露量。临床应评估这类药物联用的必要性,或考虑调整索托拉西布剂量。

治疗监测建议

基于索托拉西布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推荐在治疗初期密切监测临床反应和不良反应。稳态浓度通常在3周内达到,此时可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给药方案。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药队长简介

药队长专注于临床招募、远程问诊等服务。药队长以科学事实为基础,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原则,立志成为一家有情有义,懂得换位思考,坚持利他思维的企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 药队长官方号

    扫一扫,添加药队长客服
    做您身边的贴心健康咨询管家

  • 药队长服务号

    扫码关注,有问必答
    了解医药信息 关注临床动态

注: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2023035557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鲁)-经营性-2022-0196 药队长 找药网鲁公网安备37010402441285号